「假肉」逐漸風靡,大多數人可能都吃過,那真肉還有意義嗎?

隨著初六之夜的結束,2023年的大門也正式敞開,無數人都在寒風中重新走上了工作崗位,雖然這非常痛苦,卻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。

不過,學會「苦中作樂」,這似乎已經成為了每一位打工人的基本技能,我們總能在百般的忙碌中,尋到一絲的空閒和歡愉,讓自己感受到人生的諸多意義。

儘管,這多少有些自欺的虛假意味,但至少它是能換來真正快樂的,比如在閒暇時,與三兩好友吃上一頓火鍋,在大快朵頤的同時,還能和朋友傾訴煩惱,豈不美哉?

但不幸的是,根據目前肉類市場的發展,我們在忙裡偷閒時吃下的肉類,其實也可能是假的。

假肉橫行:合成肉和人造肉

合成肉

這聽起來可能有些魔幻,但卻是真實發生的事情,舉個最簡單的例子--------火鍋肥牛。

對於一眾吃貨和火鍋愛好者來說,肥牛絕對是火鍋界的明星食材,無論它那爽朗的口感,還是對火鍋湯汁的吸收,那都是堪稱上品的存在。

然而,我們需要清楚的是,牛根本沒有一個部位叫做「肥牛」,它並不像「上腦」、「菲力」以及「牛腩」這樣,有一個具體部位可以追蹤。

事實上,從肥牛的起源來說,它應該算是人們對肥瘦相間牛肉的總稱,換句話來說,只要是肥瘦相間其實都可以製作為肥牛。

比如「上腦肥牛」,就代表著用牛上腦部分的肥瘦肉製成的肉片,與之相同的,還有「眼肉肥牛」、「外脊肥牛」以及「腹肉肥牛」等。

從這一點我們不難看出,肥牛可謂是「英雄不問出處」,種類相當繁多。但也正是這種琳琅滿目的特性,讓肥牛的製作門道變得十分複雜且「晦澀」,最好的證明,就是合成肥牛肉。

合成肥牛,顧名思義,就是用各種肉類壓製成的肥牛卷,這種形式的肥牛在外觀上和正常肥牛幾乎沒有區別,甚至,若是專門進行調製,合成肥牛的賣相可以比正常肥牛還要好上不少。

這主要是因為,無論是正常的肥牛,還是合成的肥牛,它們的成品步驟都很像,都是先切成方方正正的「肉磚」,然後再用機器對肉磚進行切片,這便就有了餐桌上的肥牛卷。

但在製成「肉磚」這個步驟時,合成肥牛和正常肥牛就有區別了,簡單來說,就是正常肥牛都是用完整牛肉來切,就算不厚道一些,也是用牛肉邊角料來壓成肉磚,可合成肥牛就有些離譜了。

按照現在市面上的產品來看,大多數便宜的合成肥牛其實根本沒有牛肉,它們基本都是用鴨肉製作而成的。

具體一些來說,就是廠家會將大量的鴨肉聚集在一起,之後再把它們全部攪碎,並倒入肉類粘合劑及各類蛋白添加劑,使這些鴨肉不僅可以黏合為肉磚的樣子,還能具有如牛肉一般肥瘦相間的樣子。

當然,此時的肉磚也只是看起來像牛肉而已,它的味道從本質上來說,依然是鴨肉,所以,廠商還要往其中導入不少牛油,在牛油的長時間浸泡下,鴨肉的口感將為無限接近牛肉。

看到這裡,可能有人會說:這不就是以假亂真嗎,應該是違禁產品吧。

但事實上,這種產品只要標示清楚,其實是不違法的,即廠方只要在配料表上註明有「鴨肉」,那它依然是合法的肥牛卷。

因此,大家以後到超市選購肥牛卷時,可一定要擦亮眼睛,重點關注產品配料一欄。不過,需要注意的是,合成肥牛雖然有些不地道,但它從本質上來說也算是真實的肉類,可市面上有的肉就沒那麼「老實」了,因為,它們可能根本就不是原生肉類,而是人造肉。

人造肉

根據現有的研究,人造肉本身存在兩種不同的分類,一者是概念上的人造肉,這種人造肉從本質上來看,並不算是肉類,而是用其他食材模擬出肉類的味道和口感。

比如我國古代的「塞肉段」和「石寶蒸豆腐」,這兩道名菜就是分別用茄子和豆腐來模擬肉類口感,進而聞名古今的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這種概念上的人造肉,與其說是模擬肉類口感,不如說是無可奈何的選擇,要知道,在我國古代,肉類食材可不像現在那麼豐富,大多數平民百姓一年都吃不上幾口肉。

因此,一些廚藝精湛的廚師,便想到用植物食材烹出肉類的口感,在彰顯自身廚藝的同時,也讓平民百姓能夠用最低的價格體驗一下肉感。

而除去這種形式的人造肉外,還有一種實際上的人造肉,即用植物原材和添加劑,真正意義上地做出一個肉餅,從科學層面來說,這種人造肉也被稱為植物肉。

真肉還有意義嗎?

針對這種新型的植物肉,《紐約時報》曾專門進行了報導,他們指出植物肉自問世以來,已逐漸被消費者和市場所接受,尤其是在海鮮肉類領域,未來必然會大有作為。

須知,在該報導發布之前,美國已有公司成功研製出了人造三文魚肉,並準備投放市場,而且,世界上最大的三家植物肉公司,也均在美國完成註冊,分別是Beyond Meat、Impossible foods和Memphis meats。

這意味著,美國市場必然會成為植物肉進軍的第一站,而美國市場的消費者,也必將成為第一批將植物肉納入飲食習慣的群體。

這聽起來可能是科技文明領先的象徵,但實際上,這是美國餐飲對素食主義者的一種妥協。

首先,我們必須要清楚,一塊上好的植物肉標準其實只有兩點,那就是如真肉般的口感,以及充足的營養成分。

那既然標準都是效仿真肉,那為什麼不直接選擇吃真肉呢?

畢竟,植物肉不僅需要加入大量添加劑,其核心原材植物的種植也無法與養殖業相媲美,簡單來說,就是在世界範圍內,能夠進行作物種植的地方並不比能夠從事肉類養殖的地方多。

就好比生活在極端地區的蒙古人和俄羅斯人,在他們食譜中,肉類顯然就要比蔬菜作物要多上不少。

若是有人讓這些民族用稀缺植物製成的植物肉,來替代真實肉類的話,那他們肯定會覺得建議者腦子出了問題。

因此,植物肉在一定程度上,就是為了素食主義者而服務,那如真肉般的質感,能讓這個群體體驗到吃真肉的感覺,而以植物作為原材的根本,又能使他們在吃肉的同時,也能夠堅守心中的「信仰」。

與之相似的,還有那些受宗教束縛的人群,比如和尚以後就能依靠植物肉,真正做到「酒肉穿腸過,佛祖心中留」,而清教徒也能夠憑藉植物牛肉,成功嘗到牛肉入口的滋味。

這聽起來非常合理,可對於沒有任何束縛的肉類愛好者而言,那無異於「脫褲子放屁」,基於這一點,或許有人會進一步提出:真肉會誘發多種現代心血管疾病,而植物肉則相對健康一些。

但我們要知道的是,真肉本身並不是導致這些現代疾病的罪魁禍首,真正致病的因素其實是「暴飲暴食」,因為,肉類中所富含的鐵、鋅、維生素B12和脂肪酸等營養,對於人類發育至關重要,尤其是腦部發育,這些營養缺一不可。

只是現代社會物資豐富,不少人不加節制導致營養過剩,這才引發了各種現代疾病,正如一位名T.L Cleave的英國醫生所說:

「對於現代疾病來說,和一種古老的食物有關,是我一生中聽到過最好笑的事情之一」

綜上所述,真肉在未來依然佔有一席之地,至於植物肉的發展,它其實更偏向於部分受眾,除非地球環境趨於極端化,需要用植物來滿足人類的食物需求,否則,植物肉很難真正替代真肉。

參考資料:

《消費者為什麼不喜歡人造肉?》--------界面新聞

《「人造肉第一股」走向虧損,走向餐桌仍是持久戰》-------鈦媒體

《都是科技與狠活?超市9塊9一盒的肥牛卷,到底能不能吃?》--------科普中國

《肥牛卷不是牛身上來的!那它是什麼做的? 》-------名廚之家

友站推薦 : 97速借網

借錢服務私人小額借款97線上借錢安全快速沒煩惱,快速借錢首選97速借網

想了解借錢知識線上借錢速借網當鋪 車貸等各種服務都有。

參考來源

喜歡這篇文章嗎?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~